博物物馆与"黑盒子"

发布时间:2021 年 11 月 01 日 | 文章作者: 文博圈微信公众号2018年10月15日 | 浏览次数:535
跑过大大小小数百家博物馆,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大型博物馆都比较暗,窗子都封起来,象个”黑盒子”,小型馆或私营博物馆,都比较亮,两者反差很大。 博物馆整体空间比较暗,这个好理解;空间做暗能让人们安静下来,这样能够集中注意力,专注观展。 许多大馆非常规范,严格按标准实施,相关的标准如下: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对于博物馆空间照度的控制与其它空间都不一样,其它空间都规定工作面或者参考面照度不能低于某标准值。 如公共区房间或场所照度标准: 比如走廊的地面,照度不能低于50lx。 而《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 GB/T23863-2009》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中与博照度相关的部分,规定的是最高值!即文物表面的照度及年曝光量不能超过规定值。 如对文物特别敏感的展品表面,照度不能超过50lx!这个照度比酒店走廊的标准都要低! 事实上,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情况都会超标,为什么呢?因为太暗了。人多了根本看不清。 去年一个国家级博物馆办了一个很有名的展览,这个展览严格按照标准做照明的,我们选取一些观众的评价: 现场的图片: 笔者也到过该展览现场,的确太暗! 博物馆照明的照度标准的设置,是基于展品保护而定,但过于严格的保护,会影响观赏效果。 50lx是颜色辨别的最低限值,这是室内空间最低的照度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观众与展品有一点距离就看不清了。 有没有办法提高一点? 今天,我们从多个方面分析一下: 首先,这个照度值标准的设定,是基于传统光源的。因为传统光源的发热量大,光辐射中的有害成分也比较高。 可是,现在博物馆空间几乎都是使用LED灯具,我们知道,LED灯具有三个特点: 1.不含紫外辐射; 2.不含红外辐射; 3.灯具本身发热量远远小于卤素灯,金卤灯等传统灯具。 我们曾经做过测试,专业的LED博物馆照明灯具,在室内应用时,灯壳温度会低于65度(环境温度25度以下时),灯光照射到展品5小时后(灯口距展品1.5米),展品表面温度不超过1度,在配置了空调及通风设备的陈列区,这个温升基本可忽略不计! 而同样的卤素灯,灯体温度一般会在摄氏85度左右,灯口温度达到摄氏200度!而且灯光中的红外辐射很厉害。所以对于展品的伤害还是很大的。相比之下,专业的LED灯光,对于文物的损害已经降低,因此,相应的照度的确有提升之必要。 而照度提升了,空间会让人更舒适一些。 摘掉”黑盒子”的帽子,让更多的观众进入博物馆! 博物馆照明如何实现"以人为本" 博物馆照明的标准普遍很低,“暗”是观众对它普遍的感觉。 随着博物馆观众的不断增多,如何在考虑展品保护的基础上,提高观众的舒适感,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话题。 我们的博物馆照度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的,其它国家的博物馆照明标准,大多高于国际标准。如亚洲国家,日本就要高一些: 博物馆陈列室展品国内外照度标准值对比 : ▲资料来源: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培训讲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编制组编)P90-91. 可以看出,这个1984年发布的标准,中国在严格执行,英国部分执行。其它国家都要高一些,尤其是美国,控制没有那么严格。 而随着LED时代智能控制的普及,对于展品照明是可以更加灵活处理的。我们可以在适当提高照度的情况下,减少曝光时间,既达到保护的目的,又能提高观众的舒适感。 譬如,在博物馆里,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展品是不需要照明的。这些时间段是没有观众的,如果通过感应与控制,对于展品照明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不仅节能,还能减少光辐射。 另外,对于临展,展品并不是长期展出的,有明显的时间性,故展示时间是比较短的,可以考虑在年曝光量不超标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照度。 最后,我们还想讨论一下,博物馆功能的变化,对于照明的影响。 早期博物馆以文物保管为主,但现代博物馆已经偏向于教育,致力于民众的艺术修养的提高。 以保管为主时,灯光强调的是辨识,能看清即可。 而以教育推广为目标,灯光应能满足欣赏、观摩、端详等目的,相应的照度就需要提高。 随着我国公有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在这个文化艺术空间,会有更多的观众涌入,而相应的,这个空间的照明应该更多地考虑观众感受,提倡”以人为本” 因此,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馆照度往上调,而且越来越多的馆开始尝试自然光。对于观众而言,最舒服的莫过于自然光! 自然光毕竟最舒服,对于观众而言是最好的光,通过增加必要的投入,如光辐射过滤设备(将有害的光过滤),光弱化装置(将自然光弱化,降到标准要求),光感应器械及灯光补偿系统(当环境光变暗时,启动灯光进行补偿)也能将自然光引入展馆! 一些博物馆的陈列空间也在尝试自然光,如意大利圣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或空间用得比较多,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所以,博物馆空间会变得更亮,是一个趋势。 这个趋势是随着照明技术进步与博物馆功能转变而形成的。 那么,博物馆是否会越来越亮,照度标准越来越高? 显然不是! “亮不起来”的博物馆 前面我们谈过,大馆暗、小馆亮是普遍情况。如果说大馆暗是标准滞后造成的,那么小馆亮却是设计施工不合理造成的。因为大馆暗是考虑了展品保护和观众安静欣赏的光环境问题。 所以,小馆亮只考虑将展品打亮就行了,没有考虑文物保护与光噪音。 我们看看前些年的一份调查数据: ▲资料来源: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培训讲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编制组 编)P90-91.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对光最敏感的文物照度却最高!为什么呢?为了辨识。 譬如字画,丝织品等,照度低了看不清,所以就把照度大幅提升了…… 还有一个现象,当博物馆文物不多,以图文板或者复制品为主时,照度控制也没有那么严格,就会高一些,不用强调保护了。 许多馆经费有限也是一个原因,因此这些限制没办法做专业的设计,购买专业的设备与选用专业的施工,所以退而求其次,只是把展品打亮就行了。 所以,这类照明还没有考虑到文物保护以及观众照明氛围的营造。 在专家不具备的情况下,领导与群众的意志也会影响照明要求,大家都希望亮一点,这样就做出了一个亮堂堂的博物馆。 所以,小馆照度超标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严格控制。 亮了无法表现文物,也无法营造安静的光环境。 博物馆的主角是文物,我们会把灯光聚在文物上,将其它地方做暗,突出文物,引起观众关注。 如果太亮了,空间的其它组件会和文物“抢镜”。 文物在地下沉睡了数百甚至数千年,当初再精美,现在也无法与普通饰品媲美了,如果毫无区别地做照明,就会给观众形成一种印象:文物是丑的,没什么好看的…… 因此,照度首先要暗下来,在充分考虑展品保护的基础上,再适当地提高照度,既考虑了文物展品的需要,又考虑的观众的舒适感受,就很理想了! 太亮了也容易让观众分心,被其它东西吸引,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物上,大家走马观花地看一遍,什么印象也无法留下。 所以,从总体来看,博物馆还是要以暗为主,以暗衬亮,营造文化熏陶的氛围。 而在此基础上,考虑观众感受,适当提高照度,引入自然光,从而让人们在愉悦舒适的氛围中接受艺术熏陶! 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我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