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破窗效应”
发布时间:2021 年 11 月 01 日 |
文章作者: 博物馆中国微信公众号2021年1月25日 |
浏览次数:810
“破窗效应”或“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由社会学家詹姆士·威尔逊和乔治·凯林在1982年3月《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破窗》一文中提出。简而言之,一栋房屋的破窗如不加修整,那么其他窗户也会逐渐遭人破坏。如果不良现象不加遏制,就会变本加厉,愈演愈烈。“破窗效应”通常会在讨论社会现象时提及,那么,是否也会涉及文博领域呢?答案是肯定的。博物馆需要格外重视“破窗效应”的潜在危害,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作为展陈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公共空间,无论是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还是组织教育活动或提供各类开放服务,博物馆发挥的这些功能都具有社会性,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阵地。在面向公众时,博物馆的各项举措必然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公众行为,以及自身的定位与形象。尤其近十年来,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空前增加。“以人为本”是博物馆提供公共服务时追求的目标之一,但“以人为本”不等同于放任公众在博物馆的任何行为。如果一味追求“满意率”等硬性指标,对在博物馆发生的不当行为、违规行为不及时控制,那么将不可避免发生“破窗效应” 。
从客观环境来看,近十年中国博物馆参观人数有着迅猛增长,公众对历史遗产、文化艺术方面的兴趣与日俱增,这是值得欣慰的。然而,当参观人数接近或超过博物馆最大承载量时,不仅会对参观体验产生负面影响,更会对博物馆安全造成危害,使公共秩序发生失衡与紊乱。而博物馆需要侧重的,并不是无限制的“流量”与“热度”,而是“质量”层面的问题。
对此,一些文博机构已经开始实行限流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进展。其中,故宫博物院从2015年起就开始规定每日观众接待量8万人次以内。南京博物院从2019年1月25日起试行全预约参观机制与限流措施,4月1日起正式实行。每日最高预约人数为25000人。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4月起开启全员分时段实名预约参观,每日限流3万人次,分为9:00-11:30,12:30-14:00,14:00-16:00三个时间段,各时段具体为个人8000人次及团队2000人次。苏州博物馆自2019年4月27日起,也开始试行分时实名制全预约参观机制。目前每小时限流1000人次,包括个人800人次、团队200人次。全天最高预约量为7000人次。
这些措施都和承载量相关。当然,当前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各博物馆都对限流人数进行调整。博物馆应核算并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最大承载量标准,向公众发布并严格执行,避免规定经常变动或无法达到实际成效。限流不仅可以提高公众的参观体验与舒适度,为文物安全提供充分保障,也是减少破窗效应产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果博物馆超负荷运行,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博物馆里如果拥挤不堪、过分喧闹,会直接影响到前来观展的公众。另一方面,超负荷运行还会导致频发破坏公共财物的现象。
▲博物馆竹子上的涂鸦
博物馆中的大多数文物展品都放置在展柜之中,周围有监控设备、报警装置,因此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但是遗址类博物馆、文化遗产类景区中的古建、城墙、钟乳石、丹霞地貌、石碑等,同时还有博物馆内的展牌、标签、设施和植被等极易遭到破坏。因此,除设置告示牌、展厅日常巡逻之外,博物馆还可以在入口安检处播放有关参观守则的视频,或发放参观手册。此外,许多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例如,博物馆通常允许公众将食物带入。然而在饮食地点、种类方面也需要有相应细则。例如,含易燃物的自热火锅应禁止携带入馆,等等。
博物馆应积极培养与提高公众的文保意识与参观素养,避免发生“破窗效应”。在文博语境下,“破窗效应”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要格外警惕。当然,一个良好的观展环境并不是依靠博物馆一方就能创造的,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想象一下,如果人们进入博物馆之后,发现里面干净整洁,和谐有序,那么,从社会行为学的角度,参观者也会有很大概率遵守这里的秩序。这就是“破窗效应”的另一面,也是大众所共同期盼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我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