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展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魅力成为东方文明的辉煌典范之一。近现代以来,东西文化交流碰撞,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激烈的变革,绘画艺术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一批有创造性的画家,植根于传统绘画的土壤,重视师法自然,在内容和形式上勇于开拓,学习和借鉴西画的构图、色彩等技法,使东方古典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更加融会贯通,创作出具有新时代风格的优秀作品。了解详细 > -
少年孙中山连环画展
中山市是一代伟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为更广泛地弘扬孙中山精神,塑造文化品牌,大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中山市博物馆特举办《少年孙中山图片展》。展览根据中山作家刘居上撰稿、旅居澳门的中山籍画家黄国宏绘画的《少年孙中山》一书制作而成。了解详细 > -
掌中珍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鼻烟壶展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前身——西南博物院通过藏家捐赠、政府部门移交、市场购买等各种方式,征集了近三百件鼻烟壶,包含了玻璃、瓷器、玉石、翡翠、水晶、漆器、椰壳、铜、鉄等材质,可谓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经过巧妙的构思和精雕细琢的加工,反映了清代工艺美术的较高水平。了解详细 > -
历史的放大镜——辛亥革命时期漫画展
辛亥革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风起云涌,漫画的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时期的漫画讽刺时政,开启民智,宣传革命,倡导“民气”,抨击“官气”,在口诛笔伐中聚合底层力量。这些漫画将历史浓缩于方寸之间,其鲜明的态度,讽刺性的夸张,不仅反映了漫画所要表现的历史人物、事件,也承载了漫画作者及观者的解读,因此它就像一面放大镜,让我们看到更多真实的历史细节。了解详细 > -
保卫大武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物文献展
1937年底南京沦陷后,随着国民政府各机构的陆续迁驻,武汉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保卫大武汉”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呼声。1938年6月,日军调集重兵进攻武汉,企图速战速决,迫使中国政府投降。面对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在武汉外围皖、赣、鄂、豫的广阔战场上,中国陆、空、海三军作战,逐次抵抗消耗日军力量。尽管10月25日,日军占领武汉,但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迫使中国屈服、尽早结束战争的幻想,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了解详细 > -
大爱无疆——宋庆龄与中国妇女儿童福利事业图片展
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夫人,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了解详细 > -
医中之圣——李时珍生平展览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湖广蕲州城(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他是我国十六世纪伟大医药家,也是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了解详细 > -
谢汉森先生近代中国债券收藏展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清政府政治上的腐朽、经济上的贪婪,加上西方列强的强取豪夺,使得清末民初的中国财政举步维艰,社会建设只得举借外债并且进展缓慢,甚至为了偿还对列强的战争赔款,都要不惜忍受高息与利权的丧失再次借外债;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得到列强的承认与支持、巩固新生的政权,对清政府的旧债也一概继承,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可谓蹒跚起步、艰难前行。了解详细 > -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书画展
翰墨寄情颂孙公,情满书画溢笔锋。 真草行楷魏晋风,唐宋遗韵势恢宏。了解详细 > -
旧邦新命——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展
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专制政体,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鼎革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致力于塑造健全人格,建设自由公正的社会。几代仁人志士,艰苦探索,锐意革新,取得卓越成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新文化既继承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既是与异域文化碰撞交流兴起的一场启蒙运动,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次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充满活力的组成部分,为当今文明社会建设和文化创新事业提供了宝贵借鉴。了解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