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亥首义人物谱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打响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一举倾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二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中国民主共和的新局面,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牺牲。了解详细 > -
革命先锋 学术宗师——纪念章太炎先生逝世80周年特展
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出生于浙江余杭仓前,他一生革命不辍,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而不懈奋斗,被鲁迅先生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先生学贯中西,在哲学、经学、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中国近代公认的国学大师,一生中曾多次讲学,致力于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章门弟子名满天下。了解详细 > -
孙中山与武汉(武汉角)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先驱。在孙中山的旗帜下,公元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湖北武汉地区的革命党人,为天下先,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倾覆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二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开创了近代中国民主共和的新局面。了解详细 > -
孙中山与武汉——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特展(武汉)
在孙中山的旗帜下,公元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为天下先,成功发动武昌起义。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一举倾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二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中国民主共和的新局面。 本展览以孙中山与武汉为主线,分列孙中山与辛亥武昌首义、孙中山在武汉的史迹、孙中山建设湖北武汉方略、纪念孙中山等四个单元,旨在颂扬孙中山和辛亥志士所建立的推翻帝制、创建共和的伟业,展现孙中山建设中国的宏伟规划,并表达对孙中山的尊崇与怀念之情。了解详细 > -
孙中山与武汉——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特展(新加坡)
在孙中山的旗帜下,公元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为天下先,成功发动武昌起义。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一举倾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中国民主共和的新局面,推动了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了解详细 > -
孙中山与武汉——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特展(巡展)
在孙中山的旗帜下,公元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为天下先,成功发动武昌起义。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一举倾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二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中国民主共和的新局面。 本展览以孙中山与武汉为主线,分列孙中山与辛亥武昌首义、孙中山在武汉的史迹、孙中山建设湖北武汉方略、纪念孙中山等四个单元,旨在颂扬孙中山和辛亥志士所建立的推翻帝制、创建共和的伟业,展现孙中山建设中国的宏伟规划,并表达对孙中山的尊崇与怀念之情。了解详细 > -
鲁迅精神与廉洁文化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精神的代表,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结晶。鲁迅“人立而后凡事举”的深刻思想,启示我们怎样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坚定态度,教会我们怎样面对腐败与一切污泥浊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亲民情怀,引导我们甘当人们大众的“牛”。了解详细 > -
领秀荆楚——近年湖北文物工作成果展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交通便利,为九省通衢之地,沟通东西南北汇聚四方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荆楚人民创造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荆楚大地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战略资源。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对于传承和弘扬荆楚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湖北经济社会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了解详细 > -
石之天成——寿山石雕刻展
石之美者为玉。“六德”具备者,唯有寿山田黄石,斯谓上品,无怪乎人称之为“印石之王”。中国儒家亦崇尚“君子比德于玉”的思想。南宋陆游有诗“石不能言最可人”,石头虽然不能言,但却能见证世事沧桑,印记文明辉光,留给人以无尽的财富、智趣和遐想。历代以来,寿山石雕刻的名师巨匠辈出,他们以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不断攀登寿山石雕刻艺术的高峰,推动了寿山石文化艺术的发展。了解详细 > -
剑胆琴心——辛亥名人翰墨展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辟了近代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牺牲。为让后人铭记他们的勋绩,以新的视角回望和纪念辛亥革命,我们特选取馆藏的辛亥名人墨宝,制成本展览,展现其政治理念和社会主张,彰显其艺术修为,揭示其品格和情趣。了解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