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文博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

发布时间:2021 年 11 月 01 日 | 文章作者: 文博圈微信公众号2020年12月7日 | 浏览次数:1044

2020年12月7日(星期一)  


【综合】

  关强: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核心的文化产品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座谈会在沈阳召开
  唐炜任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宋建忠、王大民、张建华任副主任

  160年,马首归藏圆明园成为首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全军营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新规出台

  中国博协史前遗址博物馆专委会年会在杭州召开

  9人盗古墓葬判有期,罚4.4万

【博物馆】

 洛阳今年年底将建成100家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首开夜场

 陕西首次在地县级博物馆开展藏品主动预防性保护

潮汕华侨历史博物馆计划2021年建成开放


【考古】

  河南发现2600多年前戎人王级大墓

  “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新发现 “五神殿”墓室结构 印证史料记载

  内蒙古阴山以北草原地区首次发现典型匈奴墓群

  海南万宁发现新史前遗址


【遗产】

   陕西发布5年来文物保护成绩单

投入54亿元 陕西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335项

   河南省文物局关于批准汉魏洛阳故城保护总体规划的函

   新疆完成对楼兰古城重要遗址抢险加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座谈会在沈阳召开


12月2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座谈会在辽宁沈阳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并讲话,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行政部门,2020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部分历届获推介项目单位负责同志100余人参加会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主持会议。国家文物局与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同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


关强指出,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核心的文化产品,是博物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重要媒介,大批社会认可度高、品牌影响力强的精品展览,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点击题目了解更多详情



唐炜任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宋建忠、王大民、张建华任副主任


12月3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考古研究中心负责人名单。
主任:唐炜
副主任:宋建忠、王大民、张建华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文物局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前身是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0年9月,中编办批复同意成立考古研究中心,主要承担分析监测技术、空间及微观测量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技术考古科研,考古标准技术规范研究,组织水下考古、边疆考古、科技考古、中外合作考古等工作,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160年,马首归藏圆明园成为首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12月1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马首铜像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9人盗古墓葬判有期,罚4.4万


去年10月,9人盗掘所属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时期的乌图布拉格土墩墓,对墓葬本体造成了严重破坏,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经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后,作案9人被判有期徒刑及罚金44592.24元。记者近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今年10月,博乐市文旅局已使用被告人缴纳的盗洞回填修复费用对乌图布拉格土墩墓进行回填修复。


9人盗掘古墓葬 对墓葬本体造成严重破坏

2019年10月,谢某某提供作案工具及车辆,与杨某某、李某某等8人共同盗掘乌图布拉格土墩墓(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因盗洞塌方渗水,盗掘行动被迫停止。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认定,盗掘人员采用掏挖盗洞的方式进行盗掘,盗洞深处已达墓葬封堆下中部位置,接近墓室,盗掘行为已对墓葬本体造成了严重破坏。


新疆博乐市被盗掘古墓葬所在地(央广网发 最高人民检察院供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博乐市院)在审查谢某某等9人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一案时,发现上述9人盗掘古墓葬的行为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遂将该案线索移送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审查。


为确定盗掘行为对古墓葬造成的损害价值,博乐市院委托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现场勘查、评估修复费用,该所出具《关于博乐市乌图布拉格1号墓群(乌图布拉格土墩墓)被盗墓葬现场勘查报告》,确定墓葬盗洞深处已达墓葬封堆下中部位置,已接近墓室,盗掘行为已对墓葬本体造成了严重破坏;结合新疆伊犁地区同类型土墩墓的发掘工作,初步判断被盗乌图布拉格土墩墓所属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时期,从墓葬规模来看,其体量巨大,等级较高;依据国家文物局《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被盗挖区域盗洞回填修复费用为人民币44592.24元。


被告9人承担修复费用并向社会公众道歉

2020年5月22日,博乐市院决定对谢某某等9人盗掘古墓葬违法行为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立案审查,并于同日在国家级媒体发布公告,公告期满后,未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诉讼。6月22日,博乐市院向博乐市文旅局发出征询函,征询其是否对谢某某等9人提起诉讼。该局书面回复尚不具备起诉能力,请博乐市院按照法律赋予的公益诉讼职责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9月7日,博乐市院向博乐市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依法判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人谢某某等9人承担乌图布拉格1号墓盗洞回填修复费用44592.24元,并通过国家级媒体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9月9日,博乐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被告人谢某某等9人当庭认罪悔罪,并将44592.24元盗洞回填修复费用交至博乐市人民法院账户。9月10日,9名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人在国家级媒体上发布赔礼道歉公告。9月24日,博乐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谢某某等9名被告人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及罚金,并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提出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发布该典型案例时称,盗掘古墓葬严重危害文物安全。本案中,违法行为人盗掘古墓葬致使墓葬受到严重破坏,检察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同时,对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并委托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出具勘察报告,准确确定其修复责任和费用,在惩治犯罪的同时,保证被破坏文物得以有效、专业的修复,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有益样本。


新疆博乐市被盗古墓葬修复后(央广网发 最高人民检察院供图)


同时,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将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作为检察公益诉讼新领域的重点予以部署推进。


全军营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新规出台


解放军报讯(记者孙兴维、通讯员易军)“军队营区不可移动文物不得随意拆除;军队组织营区营房规划和工程建设等,应避开不可移动文物,涉及文物保护范围或建设控制地带的,应事先征求文物主管部门意见,并依法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近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就进一步加强军队营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进行联合部署,从完善普查登记、制定保护规划、加强日常管理、抓好文物修缮、重视排查巡检、落实报告制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是我军加强营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规范,标志着全军营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迈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军队营区拥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以及革命文物等丰富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军地相关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军队营区不可移动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如何让营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军地两部门要求各级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军队单位要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文物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纳入部队安全管理和营区正规化建设范围,坚持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营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由各级军事设施部门牵头,管理使用单位落实文物保护管理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


军队单位在做好营区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中,文物主管部门会同相关文物保护技术单位,组织制定全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和修缮计划;文物管理使用单位加强不可移动文物日常巡查检查和日常养护等工作,切实做到不塌不漏不灭失、防火防盗防破坏, 军队营区不可移动文物不得随意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迁移、拆除,必须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军队有关单位通过组织军营开放日、参观交流活动等,定期或部分开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推动利用营区不可移动文物服务公益事业;坚持分类管理,统筹采取组织修缮、合作利用、资产置换等方式,加快军队不可移动文物涉及资产置换及利用问题的研究处理,力争实现军地双赢、共同受益。


军地两部门还从加大经费投入、实施依法保护、落实防火措施、排查灾害险情、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军地双方将积极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宣传教育,组织学习国家和军队营区文物保护政策法规,树立法治思维、提升法治水平,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军队营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水平。(学习军团  ID:xuexijuntuan)


中国博协史前遗址博物馆专委会年会在杭州召开

11月30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40余家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李金光出席并讲话。
点击图片了解会议精彩内容



洛阳今年年底将建成100家博物馆!


11月28日,洛阳市博物馆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召开。会议透露,目前该市博物馆总数已达90家,在建续建的博物馆有10余家,今年年底将实现建成100家博物馆的目标。

       

洛阳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继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放后,今年,洛阳又一国家级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全面开工。


与此同时,牡丹博物馆、客家之源纪念馆、中医药博物馆等一批行业博物馆建设稳步推进,孟津、宜阳、嵩县、伊川等县域博物馆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市博物馆涵盖综合类、遗址类、专题类、非遗技艺类等多种类别,形成了主体多元、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展示体系,“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会议审议通过了洛阳市博物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表决通过了《洛阳市博物馆协会章程》修订草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洛阳市博物馆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协会将切实发挥好政府与博物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科学规范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助力洛阳加快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洛报融媒 作者:智慧)


辽宁省博物馆首开夜场


12月2日,辽宁省博物馆首次开放夜场,开放时间为18:30至21:00,开放地点为一楼、三楼。届时,公众可在夜间欣赏到《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古代辽宁展》及《文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展》《珍品馆》《明清瓷器展》《明清玉器展》《中国古代碑志展》等主题展览。

据悉,夜场已在11月29日晚间在辽宁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开通网上预约,每日夜场限额300人,每人限约2张。

陕西首次在地县级博物馆开展藏品主动预防性保护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于12月3日赴商洛市商州区博物馆,会同商洛市文物局、及商州区博物馆,对商州区博物馆藏品日常保养项目进行评估和验收,并提交了项目报告,圆满完成陕西省文物局首次基层博物馆藏品日常保养的试点工作,这是全国文博行业首次在地县级博物馆开展并完成主动预防性保护。


2020年8月,陕西省文保院工作人员在省文物局的指导下,赴商洛市探索基层博物馆藏品日常保养新途径,确定商州区博物馆为首次开展基层博物馆藏品日常保养试点。经过三个月的工作,开展了前期研究、文物本体评估、保存环境评估、病害原因调查、及可移动文物健康评测等工作,现场调查研究了商州区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及保存现状,并进行了相关预防性保护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改善博物馆环境、增加藏品软性隔离层、增加除湿材料、配置除潮箱、升级照明措施、藏品本体保养、配置珍贵藏品囊匣、培训库管员、藏品分类放置、及抢救性修复部分珍贵藏品等方面。


通过本次藏品日常维护保养,成功探索了地县级博物馆藏品日常保养新途径,以较小的投入获得了较大的预防性保护效果,推动建立了有效实用的基层博物馆日常养护行业技术规范。这是全国文博行业首次在地县级博物馆开展并完成主动预防性保护,为县级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提供了扎实科学的保护数据,为制定基层文物预防性保护政策和指导方针提供了科学翔实的依据。(央广网)


潮汕华侨历史博物馆计划2021年建成开放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3日消息,为更好展示和弘扬潮汕历史文化、潮汕华侨文化及其精神,汕头市政府决定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建设集“展示、收藏、科研、交流”为一体的潮汕华侨历史博物馆,计划2021年建成开放。


为丰富馆藏及陈列展览内容,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建设筹备工作组现面向社会征集“潮汕历史文化”和“华侨历史”相关物品。


其中,对外征集的“华侨历史”相关物品包括:祖籍潮汕的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组织同居住国(地区)人民的友好交往,以及在促进居住国与祖(籍)国的友好关系方面所作贡献的相关物证;为居住国(地区)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所作贡献的相关物证;反映潮汕籍华侨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生活、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等方面相关的各种代表性历史见证物;代表人物和各界知名人士创业经历、学术活动、社会政治活动及其重大建树的相关物证等。


此外,“华侨历史”相关物品还包括早期侨批、护照、证件、船票、信函、侨居地证件、华侨出国的箱包、生活用品和生产设备;侨团组织刊物、标识、物品;侨团支援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家乡建设、慈善、赈灾等各类收据、证明、照片等文史资料。


同时,汕头市政府还决定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建设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也计划在2021年建成开放。(中国新闻网)



河南发现2600多年前戎人王级大墓


近日,一座春秋时期西北戎人的王级大墓在河南洛阳徐阳墓地被发现,进一步印证了2600多年前陆浑戎迁徙、融合的历史,对探索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点击图片,了解更详细内容


“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新发现 “五神殿”墓室结构 印证史料记载


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的热水墓群,于1982年发现,是公元6至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其中编号为“血渭一号墓”是规模较大的一座墓葬。2018年,热水墓群发生被盗事件,涉案文物达到646件。同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始对被盗的“2018血渭一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近三年的发掘,这座大墓已经出土了各类文物1000余件。最近,考古人员又获得了重要发现。



考古工作者在“2018血渭一号墓”的发掘过程中发现墓葬为木石结构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为墓园建筑,这在热水墓群是首次发现。地上墓园平面呈方形,由茔墙、祭祀建筑,以及封土和回廊组成。而地下墓室结构复杂,且规模较大。


考古人员介绍,大墓由墓道、殉马坑、照墙、甬道和墓室等组成,而墓室的结构和史料记载的“五神殿”结构相吻合。(央广网)


内蒙古阴山以北草原地区首次发现典型匈奴墓群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3日对外消息指,近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苏木,蒙语,意为乡)吉呼郎图嘎查(嘎查,蒙语,意为村)发现120余座匈奴墓群。


图为考古现场。宋国栋供图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宋国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墓群是中国阴山以北草原地区发现的第一处匈奴墓群。


“吉呼郎图匈奴墓群地表有圆形石头封堆(现在看上去多为石头圈)。已发掘的两座墓的墓坑呈南北向,葬具为木制棺椁,棺椁盖板上有焚烧痕迹,木棺用丝绸包裹再以柿蒂形铁花装饰。死者仰身直肢,头朝北方,在头端随葬殉牲、陶器等。”宋国栋认为,这些葬俗及随葬陶器与蒙古国漠北地区的匈奴墓葬高度一致,具有匈奴帝国时期匈奴墓葬的典型特征。


图为考古现场。宋国栋供图


宋国栋表示,本次发掘工作收获丰富,不仅为匈奴考古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也为《史记》《汉书》记载匈奴起源于中国阴山地区提供了考古证据。


图为考古现场。宋国栋供图


参与此次发掘的考古单位有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苏尼特右旗文物保护管理局。(中国新闻网)


海南万宁发现新史前遗址


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万宁神州半岛进行全面考古调查时,发现一个新的史前遗址——湾仔头史前遗址。连日来,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考古发掘时发现,本次出土的遗物与此前万宁踏头遗址出土的遗物类型较为相似,可判断它们应归属为同一时期,这对构建和完善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南岛语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海南万宁神州半岛湾仔头史前遗址遗物展示。符宇群摄

据介绍,湾仔头史前遗址位于万宁神州半岛正中北部,北依老爷海。此前考古工作队对湾仔头史前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勘探范围位于遗址东北部区域,面积为12000平方米,确认文物埋藏区域面积约为9723.8平方米,初步确定了遗址的具体地点和面积。今年为配合基建工程,考古工作队对该遗址边缘展开初步发掘,发掘的位置位于调查、勘探区域的东南部、西南部两块位置,发掘面积约为200平方米。

海南万宁神州半岛湾仔头史前遗址遗物展示。符宇群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蒋新荣介绍,本次考古遗址地层共分六层,其中第一、二、三层为现代村民活动形成,四层为宋代地层,五层为史前与宋代地层之间的间歇层(即史前到宋代有一个没有人活动的地层),六层为史前地层。

目前出土的遗址文物有石斧、砺石、纺轮等史前石器,瓷器有青瓷、酱油瓷碗、碟等。出土较多的为陶器碎片,器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炊器,主要为釜;另一类为存储器,主要有罐、圈足盘等,其中罐又可分敞口罐、凹沿罐等。

海南万宁神州半岛湾仔头史前遗址遗物。符宇群摄

海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工作队主任、副研究员王明忠介绍,湾仔头史前遗址距今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对研究海南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有很大的价值。

“在外界看来,海南文化很贫瘠,其实海南的文化底蕴是很丰富的,只不过鲜有史料记载。目前考古工作队正在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王明忠表示,海南此前先后发掘了陵水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英墩、落笔洞等遗址,近年来多处遗址的发掘证明,一万年以前海南就有人在岛上居住。(中国新闻网)




陕西发布5年来文物保护成绩单

投入54亿元 陕西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335项



12月2日,陕西省新闻办召开“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文物局公布了近年来陕西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总体情况。


开展主动考古103项,出土文物4万余件(组)

5年来,全省投入54亿元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335项,完成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254处,修复可移动文物2.4万余件(组)。完成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开展长征、抗战和石窟寺、秦岭地区、黄河沿线等文物专项调查,基本摸清文物家底。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为契机,全面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石峁遗址和西汉、唐代帝陵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全省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预备名单共9处42个点。发挥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优势,建成国家重点科研基地5个开展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实施文物科技保护研究项目100余个。


同时,推进“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在周、秦、汉、唐都城和帝王陵开展的考古研究为大遗址保护利用奠定基础。5年来开展主动考古项目103项、配合基本建设项目540余项,发掘古遗址、古墓葬1.6万处(座)、出土文物4万余件(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30年来陕西有26项入选,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有11项入选,近3年连续每年2项入选。


陕西省文物局负责人表示,陕西考古工作支持了国家大型基本建设,经考古发现建立的博物馆成为让世界了解陕西乃至中国古代文明的“金色名片”,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陕西考古成果揭示了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源脉,展现中华文明发展历史脉络,为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中华文明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重大贡献提供了实证。


持续震慑文物犯罪,追缴涉案文物16553件

陕西还积极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模式,大遗址保护“四个结合”理念和“五种模式”实践受到中央肯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4个、立项8个,总数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目前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改扩建提升项目顺利推进,陕西考古博物馆、秦陵铜车马博物馆主体即将完工,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陕西科技大学中国轻工业博物馆、陕西体育博物馆等行业博物馆建成开放。截至2020年上半年,省文物局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共325座,博物馆体系日趋完善。


“陕西文博单位与境外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意向书和备忘录共77项,包括与法国合作开展巴黎圣母院修复、秦兵马俑保护、公输堂、茂陵石刻等保护项目,承担缅甸蒲甘他冰瑜寺、尼泊尔王宫等国家援外文物保护工程。”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说,我省先后在26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主题鲜明的文物展览51个,陕西文物逐渐成为配合国家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发挥“外交使者”和“文化名片”作用。


此外,陕西在全国首创打击防范文物犯罪7项工作机制,公安、文物部门连续8年开展“鹰”系列联合专项行动,破案2823起、打掉犯罪团伙456个,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3346人、追缴涉案文物16553件,有力震慑犯罪行为,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罗文利表示,全省文物系统将部署规划好“十四五”工作,推动文物资源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积极力量。(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庞乐)


河南省文物局关于批准汉魏洛阳故城保护总体规划的函


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区划图



新疆完成对楼兰古城重要遗址抢险加固


历时近半年,文物保护工作者终于完成对新疆楼兰古城的抢险加固工程,延续了古城内三间房和佛塔遗址的寿命。


技术专家在楼兰古城内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佛塔遗址建立数字化档案(10月20日摄)。新华社发


记者从楼兰古城所在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获悉,11月30日,当地对楼兰古城三间房和佛塔遗址的抢险加固工程已全部完工。


2019年,若羌县文物部门发现楼兰古城内的三间房和佛塔遗址所在的台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且两座建筑遗址本体存在裂隙、孔洞等病害。今年6月,若羌县正式启动对三间房和佛塔遗址的抢险加固工程。


负责具体实施抢险加固工程的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周鹏介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三间房和佛塔遗址下方台地进行加固,同时对两处文物本体的裂隙、孔洞等进行修补。


文物保护工作者在楼兰古城内抢险加固三间房遗址(9月12日摄)。新华社发


此外,周鹏带领的这支文物保护队伍还和中科院技术专家合作,对楼兰古城三间房和佛塔遗址进行数字化保护。“我们为两处遗址的每一处墙体大小、岩土的厚度都建立了数字化档案,如果这些遗址未来再出现风沙侵蚀损坏,就可以通过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前预判损害并采取相应修复措施。”周鹏说。


楼兰古城地处罗布泊西北部,是汉晋时期的丝路名城。古城平面大致呈方形,城墙边长大约330米,古城东北部的佛塔遗址和古城西部的三间房遗址,是城内最重要的两处建筑遗址。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荒原偶然发现了在史册中消失了十几个世纪的楼兰古城。古城内出土过汉代五铢钱、魏晋时期的汉文文书、佉卢文文书、铜器、漆器、丝绸等大量文物。